桂阳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作者:张海云        发布时间:2018-12-27 09:59        信息来源:桂阳县人大        点击数:

12月26日,桂阳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大会执行主席邓和平、罗祖玉、张一生、欧阳育军、何军、肖敦杰、袁国才、骆晓平、邹君华、张海云、黄志军、李君艳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县领导黄力、邓芳斌、陈潜、邓艳红、胡永华、朱锐、阳征良等,及大会主席团其他成员在主席台就座。

会议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和平主持。

本次大会应到代表275人,因事因病请假22人,实到253人,符合法定人数。

会上,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邓芳斌作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报告分两个部分,一是2018年主要工作回顾;二是2019年主要工作设想。

报告指出:2018年,县人大常委会在中共桂阳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常委会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紧围绕县委“1357”发展思路,严格依法履职,忠实为民服务,人大工作朝着高质量发展迈进。县委高度重视人大工作,全力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批转了《中共桂阳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扎实推进新时代桂阳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18 年推进全市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县委书记彭生智就党委重视人大工作进行了典型发言,市人大常委会对桂阳县人大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是增强履职实效,助推发展有作为。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重大事项行使决定权,瞄准重点问题行使监督权,抓住重要环节行使任免权,深入重要领域收集和提出立法建议,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认真履职行权,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是突出代表主体,代表工作有创新。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体,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强化履职培训,提升履职能力;通过强化履职服务,落实履职保障;通过强化履职担当,推动履职作为;通过强化履职管理,加强履职监督。不断创新人大工作,全年共收到代表建议意见 156 件,办结 156 件,代表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 95.5%,县人大代表曹婧关于解决学校热水问题的建议,引起了县委书记彭生智的高度重视,县人大重点督办,全县所有寄宿制学校的热水供应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同时举一反三,开展“暖冬行动”,发动社会各界捐款,解决了贫困学子御寒问题。

三是加强自身建设,人大工作有保障。县乡人大主动适应新时代人大工作新要求,强化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强化作风建设,落实党建要求。强化制度建设,促进规范管理。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整体水平。强化机关创建,营造良好氛围。强化工作宣传,增强社会效果。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人大依法履职和提升工作水平的重要保障。

报告指出:2019年,县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实施“三大战略”,加快建设“五个强县”,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依法履职、主动作为,扎实推进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政治站位要再提高。要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作为首要任务,统揽人大工作全局。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立场上的坚定,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增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坚定不移地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桂阳的生动实践。要始终把全面坚持党的领导作为首要原则,把握人大工作正确方向。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依法履职的全过程,使人大工作更好体现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切实加强对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指导。要按照党中央的文件精神和县委工作部署,全面完成人大机构改革任务。要始终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首要责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强化法治手段,把工作着力点放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上,放在推动解决高质量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上, 放在促进县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地见效上,放在改善民生和改革攻坚上。广泛凝聚发展力量, 把全县上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形成推动桂阳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是依法履职要再提效。要更好地把法定职责转化为制度机制。要围绕“三权”运行,进一步建立完善制度机制,为提升履职实效奠定坚实基础,提供制度保障。要结合人大机构改革,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相关办法和制度。要更好地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审议结果。围绕事关民生最直接、事关发展最紧迫、事关社会稳定最敏感的问题确定监督议题,将调研成果融入常委会议的审议意见,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有价值、有分量的审议结果。要更好地把审议结果转化为发展成效。要及时将常委会议的审议意见向“一府一委两院”进行交办,督促逐条办理落实,要运用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刚性”监督手段,进行持续跟踪督办,推动一批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的有效解决,更好地把审议结果转化为发展成效。

三是代表工作要再提质。要强化履职培训,提高代表“能为”本领。把提高代表履职能力作为代表工作的重点来抓,引导代表增强制度自信,真正从内心深处积极拥护,自觉以实际行动不断践行和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具体落实。要激发履职热情,增强代表“想为”意识。继续落实代表履职经费保障,巩固和深化“两个平台”建设成果。积极推进代表工作室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运行,使之真正成为代表了解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头堡”。要加大代表建议意见办理督办力度。积极开展人大代表争先创优活动,大力宣传代表履职的典型事例,营造代表履职的浓厚氛围。要增强履职实效,展现代表“善为”风采。要把联系服务群众作为发挥代表作用的目标追求,使人大代表更好地植根人民、代表人民、服务人民。积极推进驻桂市人大代表向县人大常委会议、县乡人大代表向选区选民群众报告履职情况,真正使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